首页 八字正文

山东诸城五大望族之首—臧氏家族

臧姓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少见的姓氏,在山东诸城却是显姓。明清时期,是诸城历史上仕宦家族发展兴旺的重要时期,形成了“臧、王、刘、李、丁”五大望族。他们以科举起家、入仕为官,历经数代而不衰,并且对于诸城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至今余韵犹存。

  一、臧惟一父子:一门三进士,父子同朝为官

自明代开始,凡考中举人、进士,经皇帝恩准即可建造牌坊以光宗耀祖、彰显社会地位。

山东诸城五大望族之首—臧氏家族

古代牌坊

乾隆《诸城县志》记载:“牌坊亦石刻也,惟明为盛,县科第仕宦建坊皆在城中,乡曲无有也,今存者二十有三。”诸城臧氏一门,父子兄弟显宦众多,牌坊多达七座。臧惟一更是一人三坊,会试得中建坊,其子考中建父子坊,致仕归里,又建“备载所历官职”坊。

(一)臧惟一:性情刚毅,为官清正廉洁、体察民情

明初,臧氏先祖从江苏省宿迁县迁至诸城琅玡台,后迁居瓦屋庄,再迁居诸城城里,传四世至臧惟一。

臧惟一(1542—1607),字守中,号理轩,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初授宿松知县,后历任户部主事、吏部稽勋司员外郎、大理寺少卿、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顺天府尹、河南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死后赠南京工部尚书。

山东诸城五大望族之首—臧氏家族

臧氏族谱

1.治理狱讼,清理积案

臧惟一任大理寺少卿(掌刑狱案件审理)期间,在视察监狱时,发现有不少陈年积案。臧惟一立即阅卷,并多方调查取证,亲自升堂审问,结果很多案件“查无实据”。臧惟一上奏皇帝,释放了数十名无罪之人。

山东诸城五大望族之首—臧氏家族

2.赈济灾民,兴利除弊

万历十三年(1585年),天大旱,粮食颗粒无收,民生维艰,连草根、树皮也啃食殆尽。时任河南巡抚臧惟一下令各州县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并奏请皇帝蠲免租赋钱粮以减轻百姓负担。

其间,河南一农户家的母牛产下一怪胎牛犊,状似麒麟,生下第二天便死了。县令上报臧惟一,称是“祥瑞”之物,欲上奏朝廷,被臧惟一阻止。有好事者将怪胎牛犊画下来,拿到街市上出售。消息传入宫中,神宗很高兴,以为天降“瑞祥”,便派人立即去河南取来观看。臧惟一上书说,这实际上是个牛犊怪胎,世上哪有麒麟?皇帝爱民,官吏尽职,上下同心治理天下,这才是真正的上天赐福。

3.约束士兵,整顿军备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臧惟一任南京兵部右侍郎。驻守南京的士兵经常骚扰附近百姓,民众深受其苦。臧惟一到任后,对军队严加整训。经过整顿,士兵的骄悍之风大改,秩序井然。后臧惟一发现沿海诸军战船年久失修,便千方百计维修旧船、打造新船,加强了沿海防务。

除了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外,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臧惟一还与同乡的张肃、杨津、张文时、张士则、丁惟宁、陈烨等人结成文社,时称“东武西社”。东武西社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社会团体,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直至清顺治七年(1650年)才被清廷取缔,历时55年。

(二)臧尔劝:忠厚正直,文武兼备

臧惟一次子臧尔劝,字仲升,号九岩,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初授户部山西主事,后历任兵部车驾、礼部主客主事、陕西潼关兵备副使、提学副使、湖广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宁夏巡抚、兵部侍郎,死后赠兵部尚书,葬于诸城黄疃村。

1.公正无私,清操甚高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七月,臧尔劝升任陕西提学副使,“总一方之学”。他选人取士持正不私,陕西人称之谓“水镜”。后任浙江湖广按察使、河南、广东布政使,多有官声。在广东任上,清操甚著,自书“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为座右铭。

2.保卫边境,西北建功

臧尔劝任宁夏巡抚时,适逢西北少数民族头领嗦拜入侵,边境告急。臧尔劝在贺兰山下诱敌深入,设下埋伏,歼敌数百,受到万历皇帝玺书褒奖,升任兵部侍郎。

  (三)臧尔令:“壬午之乱”中抵御清军,为国殉难

臧惟一四子臧尔令,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曾任工部主事、冀南道副史等职。天启初年,臧尔令于沧浪湾畔建“漾月楼”,遗迹已不存。1983年,诸城县政府重修沧湾,湾中建漾月亭,有九曲桥相通。

山东诸城五大望族之首—臧氏家族

沧湾漾月亭

崇祯十五年(1642年)秋,清军绕过山海关进入河北、山东等地大肆劫掠,进攻诸城。丁、臧两大家族奋起抵抗,宗族子弟罹难者甚众。

丁氏家族的丁耀心和丁大谷叔侄,各捐家产一半,招募乡勇,购置火器;臧尔令散尽全部家财,率领兄弟子侄、宗族亲丁守卫诸城县城西南角。因敌众我寡、力战不支,诸城被清军攻陷,丁耀心、丁大谷、臧尔令等人皆为国殉难。

城破之后,清军大肆屠杀百姓。丁耀亢《出劫纪略》记载:“遥见百里火光不绝,各村焚屠殆遍”。“白骨成堆,城堞夷毁,路无行人。至城中,见一二老寡妪出入灰烬中”。“时县无官,市无人,野无农,村巷无驴马牛,城中仕宦屠毁尽矣”。

二、臧氏家族与五莲山光明寺

五莲山光明寺是山东四大禅寺之一(另三处为长清灵岩寺、青州法庆寺、诸城侔云寺),久负盛名。臧氏家族在推动建造光明寺上是功不可没的。

山东诸城五大望族之首—臧氏家族

万历三十年(1602年),精研佛理的四川人庞氏子周游名山大川,至五莲山流连忘返。在臧惟一的帮助下,庞氏子北上京师,请求建造寺庙。恰巧万历皇帝之母李太后罹患眼疾,多方医治无效。经庞氏子治疗,李太后的眼病痊愈,万历皇帝召其上殿封官赐金,都被婉言拒绝。

此时臧惟一将其决心于五莲山削发为僧的愿望向万历皇帝禀明,万历皇帝当即应允,旨令内府拨银,差太监张思忠来五莲划定地界,督工建寺。

山东诸城五大望族之首—臧氏家族

五莲山光明寺

万历三十五年(1637年),光明寺建成。万历帝敕命“五朵山”改为“五莲山”,定寺名为“万寿护国光明寺”,并赐香火田40顷,一律免除田赋。庞氏子也于同年削发为僧,法名明开,号心空,成为光明寺首任方丈。

光明寺建成后,臧氏家族对寺庙修缮、营造事宜慷慨施资。崇祯元年 (1628年),五莲山光明寺方丈明开和尚欲立光明寺碑,臧允德(臧惟一之孙、臧尔劝嗣子)即施资立石。今寺碑完好,下书:“恩荫锦衣卫信邑人臧允德谐卿氏施资立石”。

山东诸城五大望族之首—臧氏家族

光明寺碑

原地址:https://m.ziweifu.com/bazi/2022031119360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