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三国中除了战略家和英雄将领层出不穷生辰格局男命,其实诸多名家在家庭中的教育手段也很丰富。
尤其是在男权制下,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差别,会造成千万种不同的结果出现。
其实,司马懿、曹操、孙坚的家教经历,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三国中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父亲们。
“影帝”司马懿表演最成功的一次,是魏明帝曹睿驾崩,他与曹爽同为托孤二臣,又以“忍功”骗过曹爽生辰格局男命;
夺取曹魏政权,奠定了晋王朝的庞大基业,成为三国乱世里的最终赢家。
毛泽东这样评价司马懿:他有几手比曹操高明,能敌孔明之智。
确实,司马懿作为三国中的N线演员,最终能跻身一线明星行列,还以“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演技登顶影帝宝座,确实是因为他的“忍功”了得。
然而,他最后一次表演“忍功”,骗过曹爽,夺得曹魏天下,只是他稀松平常的一次表演。
最能体现司马懿演技的,是他从22岁到29岁,在一个男人建功立业的最好年华里,装了7年“生活不能自理”。
“忍”这方面,司马懿有两个师傅。
一个,当然是他的老爸。
“养不教父之过”嘛,所以司马爸爸很尽责,把儿子当兵养生辰格局男命!
他不说进来,儿子们就不敢进来;
他不说坐下,儿子们就不敢坐下;
他不问他们,儿子们就不敢说话。
整个一军事化管理,严苛昰严苛了点儿,不过效果好,抗压能力也强。
非但如此,司马爸爸还深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
在司马懿年少时,就把他赶到社会上“自生自灭”了,名曰游学。
让司马懿忍功大成的,就是他在游学时结识的另一个师傅,胡昭。
也许被父亲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压得太狠,司马懿也叛逆过。
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好为人师,目无余子。
然而,司马懿的轻狂,却惹恼了一个人,颍川士人周生。
周生不仅恼,还想要司马懿的命。
幸亏这事被胡昭知道了,才救了司马懿一命。
这也给了司马懿一记重锤,吓得他反躬自省,苦练“忍功”。
等到结束游学回家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是一个海内闻名的“网红”了。
他学识渊博,武艺高强,更讨喜的是如此优秀还不自知,为人谦卑低调,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凭着这一盖世武功,最终熬死了曹操,收服了曹睿,收拾了曹爽,成为人生大赢家。
教育家曹操,言传身教,崇尚鼓励教育。
他自己就是儿子们学习的好榜样,打仗之余,手不释卷,读书作诗,颇有成就。
影响儿子与建安七子一起,开创了史称“建安风骨”的独特文学风格。
曹操还郑重其事地下过一道《诸儿令》,告诉儿子们,你们小时候我虽然都很喜欢,但是长大后能成才的,我才会重用。
鼓励孩子们力争上游,德才兼备。
在他的这种激励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儿子们,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比他的孙刘两家邻居要好。
称象的曹冲,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
七步成诗的曹植,差点成了曹操的接班人;
真正接班的曹丕,还是当时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
曹操对孩子兴趣的支持和认可,不仅体现在口头上,更体现在行动上。
有一把黄色胡子的“黄须儿”曹彰,特别偏科,尚武厌文,自称“好为将”。
文武双全的曹操,也并没有嫌弃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每每说起曹彰,都是得意地喊“吾家黄须儿”。
为了保护曹彰做一个出色将领的努力,建安23年4月,曹操任命曹彰为北中郎将,成为曹操25个儿子中唯一掌握兵权的。
“黄须儿”的偏科未被打压,反受鼓励,也确实争气。
建安23年,现在河北的乌桓反叛,曹操命曹彰率军五万平叛。
曹彰不仅“射杀乌桓骑兵无数”,一举平定了北方,听到老爸曹操在阳平战败,还顺手去帮了个小忙。
喜得曹操大呼“我黄须儿来,破刘备必矣”,还不忘顺便笑话一下对手:你叫个养子出来瞎起什么哄,看俺的亲儿!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作为当时的曹操来说,他更需要曹丕那种文武兼备的得力干将。
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却能允许儿子“偏科”,做自己想做的事,更是难能可贵。
曹操的激励教育,也让信奉“棍棒教育”的老祖先们开了眼界。
孙坚的成长经历,放在现在,会把很多父母吓死。
17岁,正是一个少年最叛逆的时候。
孙坚的17岁,叛逆到路上遇到强盗,都要上前斗上一斗。
一日,刚当上县吏的孙坚,跟父亲一道坐船出门,遇到一帮强盗抢劫,还在岸上分赃。
行人都吓得不敢走了。
可是孙坚初生牛犊才不怕虎呢,孙坚跟老爸说:“这些强盗不可怕,我要去捉他们。”
老爸孙钟不太赞同:“你一个小毛孩子,能干得了这事生辰格局男命?”
不过不赞成归不赞成,老爸竟然并不阻拦。
眼看着孙坚上前,煞有介事地东指一下,西指一下:“一班从左,二班从右,包抄。”
那些强盗一看这个架势,还以为是官兵来了呢,吓得扔掉财物,落荒而逃。
出人意料的是老爸孙钟看到儿子的鲁莽,只是“大惊”,并没有责备儿子,也没有把儿子拽回家,落门上锁,关在温室里,避免风吹雨打。
而是保持一种鼓励、支持的教育手段。
要不然呢,三国或许就会少了这头“江东猛虎”,以后的吴国,还不知会在哪块云彩上飘着呢。
社会是个大熔炉,灼烤人,也历练人。
正是父亲对孙坚的这种放手教育,才成就了“性阔达,好奇节”的孙坚。
“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吾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
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不应是禁锢,而是放手,让他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去成长。
这就是三国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父子教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男命生辰地支双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