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
为什么清末是袁世凯?他的布局要快人十步
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曾是东亚王者的北洋海军一笔归零,八旗、绿营、湘淮军等也遭遇重创,朝野上下感到震撼的同时,也纷纷开始了反思,提出各种各样的改革意见。 《马关条约》签订后,巨大的耻辱更是引发了国内外动荡,很多大臣提出了改革军队的建议,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也连发上谕,认为改练“新军”是今后奋发的“关键”,所谓“救时第一要义”。 从李朝回来的袁世凯,素以“知兵”出名,而且得到了李鸿章等人的信任,很快得到了编练新军的机会,就以新建陆军为班底,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时,清...
-
身旺不怕财来晚 简评清末富商张謇八字
张謇生于1853年7月1日,是晚清的状元,也是非常著名的商人,其“实业兴国”的精神为工商界所推崇,真是一代奇人。张謇早年一直从政,直到1896才开始经商,那时候他已经43岁了。他开始做生意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直到1898年大生纱厂开工,1901年有了棉生产基地,他才真正步入了聚集财富的黄金期,那时候他已经47岁了,所以张謇是典型的晚来发财。 张謇八字,己土生在午月为建禄,得时;坐下巳火帝旺得地;柱中印星、比劫重重为得势,所以张謇的八字就是标准的身旺且身强的八字。一般来说,身旺身强的八字,其人非常有掌控力,所以只要有...
-
清末冤案:美妻卜卦问夫凶吉,结果自己失身失家,丈夫受尽苦难
清朝末期,朝政废弛,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不仅一般百姓深受其苦,就是跑江湖做买卖的富商巨贾也大受损害,叫苦不迭。在这些受害者之中,有位叫王可久的,是洛阳城的大买卖人。他做茶叶生意,每年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采购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北方各地的小商小贩,获利甚丰。他春天离开家,秋末冬初便往回返。家里抛下一位绝色的美妻,独守空房。商人重利轻别离,小娘子无奈秋月春风等闲度。其实,王可久这位精于生意经的中年汉子,也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家中的娘子。王可久父母早逝,也无兄弟,家中只有二、三个侍女陪伴着妻子。偌大一份家产连同令人一望...
-
黔西北记忆⑬ 猪拱箐:清末黔西北苗民起义的根据地
猪拱箐这个极富动感和情趣的名字听起来就有些不同凡响。 这个因作为清末黔西北苗民起义的根据地,在贵州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其涵盖面包括八座大山,纵横数十里,其中最高的苗营大山海拔2376.6米,矗立于毕节市的青场镇,是滇黔两省交界处的一个相对高峰。苗营大山地势险要,三面峭岩绝壁,仅北面稍缓,由青松梁子可登上山顶。 猪拱箐之名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很久以前的这里山麓住着一户人家,喂养一头猪,喂了几年一直长不大,经常跑到山下的一丘田里去拱泥。有一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拱出了一只磬,闪闪发光,腾空飞升起来,飞...
-
@¥先生说他命带三奇格,人称“火龙星”记清末奇人胡伏龙
今天要讲述的这个人,不是杜撰的,历史上确有此人,他叫胡伏龙,生于清宣宗道光五年出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城西四十余里之螺蛳寨大户人家。 家有兄弟三人,伏龙排行老大。二弟活龙、三弟应龙都老成守业,唯伏龙年少志高,躯干丰硕,举止非凡,倔强好胜。 读“四书”、“五经”之后,即弃文习武,延请外地名师来家教练,娴熟刀、枪、剑、棍诸般武艺。广交游,凡是爱好武术者都“拜把”结盟。 一时,胡氏家里成了武林人土经常集会之所。成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兴起,声威所及,各地志士仁人纷纷响应,或揭竿而起,占山为王,或秘密组织武装,伺机举义。旨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