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
南宋24:金兀术南侵,与刘琦在顺昌展开决战,嫡系常胜军惨败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金国派使节来南宋。宋高宗派专人去边境迎接,见面时一拜再拜。南宋军民见了,无不痛心疾首。 金使到达临安后,宋高宗要接受册封的消息一传开,临安城内人声鼎沸,军民们怒不可遏,整日围着皇宫不散,不少官员也为此递表辞职。 临安全城群情激奋,连宋高宗的亲信、殿前司主将杨沂中、解潜、韩世良,也向秦桧表态说:“万一皇上行屈己之礼,激起意外之变,我等也弹压压不了!” 宋高宗、秦桧眼看册封礼难以行通,就以宋高宗正在居丧守孝期间为由,提出由秦桧代礼。金使知道南宋军民反对议和的情况,也就无可奈何同...
-
君已自述传不朽,盍为我纪其概:一方南宋丈夫为妻豫撰的墓志
李磊鑫 淳祐五年(1245)春,南宋人揭绍宗效仿唐人白居易,自己给自己撰写了墓铭。五年后将要刻于石,妻子徐继真提出一个要求:“生既与君偕老,死后或者同穴,君已自述传不朽,盍为我纪其概,砻二石而同刻焉。”揭绍宗遂为妻子豫撰了墓志,并将这一情节记叙其中,这个故事今天可以从《宋徐氏豫撰墓志铭》中读到。《宋徐氏豫撰墓志铭》现藏明止堂博物馆,已在《明止堂藏宋代碑刻辑释·墓志》(中西书局,2019年)中刊布。 《宋徐氏豫撰墓志铭》拓片书影 《宋徐氏豫撰墓志铭》整理者录文 自述传不朽 《宋徐氏豫撰墓志铭》这方墓志的特殊,在于...
-
历史上南宋时期王彦率领的一支部队八字军厉害吗
八字军是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1127-1133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由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的一支部队,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而得名。 八字军最初是太行山区的义军,后编入官军序列,于河南、川陕等地抗击金军,战功卓著。 称呼来源 南宋初河北、河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金义军。建炎元年(1127年)﹐王彦率抗金部队入太行山﹐因面部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或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其后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人数发展至十余万﹐多次击败金兵。其中一万多人后由王彦率领南下﹐受宗...
-
南宋铁军八字军:有顺昌、柘皋两次大捷战功为何默默无闻?
关于南宋,我们都知道中兴四大将、中兴十三战功等。同时也知道大名鼎鼎的岳家军,但当时作为南宋铁军、顺昌大捷的铸造者——八字军却无人知晓呢?他们从散兵游勇,成为了赵构的亲军护卫,再铸造了顺昌大捷。从战功来说,他们是真正唯一二次(顺昌之捷、柘皋之捷)和金军主力(铁浮屠)进行决战的南宋军队。中兴十三战功中,以顺昌大捷、柘皋大捷为规模最为壮大、算得上真正和金军铁浮屠真正面对面搏杀,其他如和尚原大战,基本上都是利用防守的地形优势取胜。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八字军——南宋这支唯一真正数次和金国铁浮屠决战的铁军。 配图 八字军的缘起...
-
绍兴发现一座南宋时代的立交桥,可是争议不断
王羲之笔下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说得就是绍兴城。绍兴城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就是“绍兴古桥群”,这里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来此享受小桥流水的恰意生活。 桥群里有一座古桥,却在学界内一直争议不断,而问题的焦点就是:它是不是“立交桥”,您想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就让小编来给您一一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立交桥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很常见的一种桥梁形势,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立体交通”,既节约了土...
-
南宋最厉害的权相 改立皇帝 专权26年 死后哀荣备至
南宋的宰相权力很大,有好几个出名的权相,如秦桧、韩侂胄、贾似道等。相对而言,史弥远比较低调,但他其实是南宋最厉害的权相。史弥远专权时间长达26年,在任期间还假传圣旨,发动政变,废掉原来的皇位继承人,拥立新的皇帝,权术可谓十分高超。 史弥远是宰相史浩的儿子,但仕途前期晋升不快,似乎没有得到父亲的助力。当时的丞相京镗慧眼识人,知道史弥远将来仕途必定不凡,曾经私下对他说:你将来的功名事业肯定要远远超过我,我的子孙以后要拜托你多照顾一下。 韩侂胄执政后,史弥远受到重用,逐渐升为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成为朝廷大员。史弥远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