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婚俗

婚俗

  • 旧时新津的婚俗

    在古代社会,婚礼是人生大礼,是两个家族的结合,标志着家族的繁衍生息,象征着宗族关系的延续,其它关系皆源于此。所以《礼记·昏义》说:“昏礼者,礼之本也。” 我国古代汉族婚姻礼仪讲究“三书六礼”,其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 “三书”分别指: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迎书,即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六礼”中,一曰“纳采”(送礼求婚),二曰“问名”(询问女子的姓名和出生年月),三曰“纳吉”(...

    八字 2022-03-12 1 0 新津婚俗旧时
  • 中国各地的婚俗(五)广东

    当女孩到了适婚年龄,女孩子的父母会将女儿的生辰用红纸写好告诉媒人或者当地专门介绍男女相识的介绍人。同时,媒人也会寻找身边是否有合适的已到适婚年龄的男青年。如果找到合适的,还需要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去给@¥的算一下是否相合相配。只有是相合的,男女双方才可以在媒人的安排下进行见面。在广东订婚习俗中,客家的订婚习俗算是比较繁琐的了。从男女双方见面需要挑选日子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双方见面后男方需给女方红包,称之为“果子钱”。如双方见面后都表示满意,则在进一步交往之后就可以挑选吉日订婚了 和传统的广东订婚习俗一样,客家订婚...

  • 近九成受访者支持婚俗改革,七成半未婚受访者考虑婚礼从简

    扫码阅读全文 元旦春节假期临近,不少情侣会挑选亲友齐聚、喜庆热闹的日子结婚。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推进婚俗改革的政策措施,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天价彩礼、恶俗婚闹等不正之风。健康文明的婚俗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风采,也关系着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目前年轻人结婚青睐怎样的形式?他们婚俗观念如何,又怎么看待传统婚俗?南都民调中心于今年11月开展相关调查,深入了解年轻人的家乡婚俗以及对结婚形式与习俗的看法偏好,并于近日发布《年轻人婚俗文化与婚俗观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婚俗方面,超半数人了解家乡当地的婚俗文化,纳...

  • 8090后不知道的沂蒙婚俗,送日子、上头的、撒帖,婚礼前事无巨细

    沂蒙山区婚俗之四送日子 在选定好婚期后,男方派人送婚贴。内容是女子的年龄、穿嫁衣的面向、上轿的方向、一切应用的“镇物”、送女客所忌的属相等。所忌者应佩带青龙贴以避之。以及路过石桥、井等应置放的镇物等,称之为送日子。 选大客(kei) 女方接到日子(婚期)后。首先安送亲的大客(kei)。一般女方父亲或者哥哥到她舅舅家商量送亲的大客(kei)。大客首选她的长舅,其次是长舅的长子,再其次史长舅的长孙。大客在出嫁的前一天到女方家住下,并设宴款待。次日送亲。称为“主宾”。确定好主宾后,要安排“副主宾”。副主宾按应嫁女的伯、...

  • 三明民间婚俗篇(婚礼五步骤)

    1、提亲 民国及其以前,农村男十五六岁,女十三四岁就配婚。男家看中女方,便托媒提亲。若女方父母同意,就将女儿的生辰八字交媒人送至男家(俗称出婚头),压在厅头祈桌中央,3天内家中诸事顺利,便可“合婚”,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交@¥先生合算,若无相克即可成亲。 2、订亲 男女双方家长商定彩礼和婚嫁事宜后,男方即向女方“过定”,送财礼。富贵之家还要送“庚全”、备礼单。一般的只送4包糖(冰糖、饼干、米糕、糖茶或蓼花)和定头钱。女家收聘后需回礼。 娶前,男方需向女家送“三节礼”。礼品除米粉、猪腿、粳米、糯米外,端午节加送粽...

  • 汉中平川地区婚俗

    这里,平川地区是指秦、巴山区之间,汉江沿岸地区。这些地区,交通方便,文化、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稠密,城镇集中,与外界交往多。从而,人们不但接受的新事物、新知识多;而且,封建礼教的遗留亦多。故而,在婚嫁习俗方面,较山区复杂、讲究。可谓是良莠并存,新旧同行。 压八字与订婚   压八字,是过去青年男女婚嫁中的第一仪式。这是男方将姑娘庚帖(即生辰八字)压在神龛上香炉底下,在七七四十九天后家中无灾祸时,男方父母才到女方家中去压八字,否则,便取消他们亲事(这种迷信观念,现在不存在了)。   压八字,实际就是现在的订婚。无论是自择...

  •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传统婚俗盘点!

    在我国,自古以来,婚姻就被作为人生中的重要事件看待,由此制定出了一套婚嫁行为规则,而按此规则进行的婚姻关系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婚俗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也是传递香火,延续社会文明的重要仪式礼节。 雷州人的传统婚嫁,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内容和形式,但由于受到百越文化、俚僚文化、闽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长期渗透和融合,又保留有本土自身的习俗和特色。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不少纷繁的婚俗也在改革、在变味,但一些古老的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并以另一种方式在雷州传承。 婚前礼俗 在旧社会,雷州男女一般到了十一、二岁,就会有媒...

  • 陇南婚俗:合婚浅议(原创)

    彭战获 合婚,俗称“盘亲”,实际上就是“六礼”中的问名。陇南境内民间常与提亲、议亲合并。 早期,只注重议男女当事人的生辰八字,后来扩展到议门第、家产、年龄、职位、品貌、健康、有无腋臭史等多方面的情况。 此习俗中的盘生辰八字,可能源于周朝媒官将未婚男女的出生年月日及姓名登记造册的制度,后来被一些阴阳先生和@¥术士所利用,给故弄玄虚地披上了一层层神秘的外纱,同时糅入了一些兄弟民族的习俗。当地人的盘亲,是多元复合型的。 一般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但婚龄不能悬殊太大。当然,特殊年代的婚龄另当别论。翻阅相关文献及地方资...

  • 大尺度的中国婚俗,无底线的群体狂欢

    每年春节期间,婚庆喜事都少不了,与之相伴的是闹剧频发的婚俗。长期以来,中国式婚俗在各地以“习俗“的名义顽固地存续下来,又一次次因恶俗刷新人们对边界的认知。 从开性的玩笑,到以折磨身体为乐,婚礼上种种“不分长幼”、“不计过失”的行径,让这场群体狂欢滑向为所欲为的极端。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多数婚闹事件的受害者,大部分为新郎,其次是伴郎或伴娘,最后是新娘与双方父母。 29年前,李安就在电影《喜宴》中揭示了低俗婚闹的本质:这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即便在今天,不断挑战公众底线的婚俗仍是屡禁不止,甚至为一些参与者所喜闻乐见。我...

  • 雷州传统婚俗,年轻人不知道多少?

     前言 在我国,自古以来,婚姻就被作为人生中的重要事件看待,由此制定出了一套婚嫁行为规则,而按此规则进行的婚姻关系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婚俗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也是传递香火,延续社会文明的重要仪式礼节。 雷州人的传统婚嫁,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内容和形式,但由于受到百越文化、俚僚文化、闽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长期渗透和融合,又保留有本土自身的习俗和特色。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不少纷繁的婚俗也在改革、在变味,但一些古老的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并以另一种方式在雷州传承。 01婚前礼俗 在旧社会,雷州男女一般到了...